今天是: 欢迎访问赣州市档案信息网! 无障碍 关怀版 江西省档案信息网 国家档案局
当前位置: 首页>档案文化>编研成果

改革结硕果 档案谱新篇(定南县... 访问量:

  • 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推动定南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同时也给我县各项事业注入生机和活力。我县档案事业从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档案工作在基础薄弱的环境下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全县档案干部锐意进取,攻克难艰,取得了良好成绩,1992年晋升为省三级先进管理合格单位,2006年档案登记先进单位,在我县档案事业发展史上谱写着辉煌的篇章。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档案和档案工作为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繁荣和发展科学文化,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改革初期,我县档案工作迅速恢复,健全文书处理,整顿工作,对馆藏文书进行了清理、调卷、分类编目、立卷归档。共清理整理档案7302卷。档案工作从新的开始走向稳步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恢复、整顿、总结、提高”的工作方针,档案馆加强了领导,配备了专职馆长,工作有了新的转机。1981年5月,成立定南县档案局(馆),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体制,档案工作两种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1988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85)29号文件精神,改革档案工作领导体制,档案局列为政府直属的工作部门,明确1名常务副县长分管档案工作。1992年冬,定南县作为全省机构改革的试点县,对县直单位进行大规模机构改革。1993年3月,撤销了县档案馆,与县党史办、地方志办合并,成立定南县史志档案馆,对外仍保留档案局的牌子、章子、其行政管理职能归口县委办公室。由于机构职责不明,档案工作受到一定影响。1996年7月,重新设立定南县档案局,为县政府直属科级事业机构,受县政府委托,主管全县的档案工作。2003年9月县机构改革,定南县档案局、党史办、地方志办三合一,组成一个新的单位——定南县档案史志局。1985年,恢复整顿科技档案工作,档案工作从单一的文书档案管理向文书、科技、专业、会计、声像、实物、电子等多元化综合发展;1986年后根据国家档案局《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健全文件材料的归档制度,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明确了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要求。制定本县各单位乡镇文书档案分类大纲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档案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1987年《档案法》颁实施,档案工作从人治走向依法治档;1991年实施机关档案室目标管理上等达标,档案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1998年开展行政村建档,档案工作延伸到农村;2001年实施文书立卷改革;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证;2007年深入开展档案登记工作。标志着档案从传统管理迈向信息化管理。30年风雨,30年沧桑,我县档案工作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艰辛历程,在档案基础设施、业务、法制、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一、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
为了有效保护馆藏档案资料,档案馆于1982年通过县财政拨款的主渠道和省、地主管部门的资助,新建了二层砖混结构的办公用房和档案库房,总造价45000元,总建筑面积为405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218平方米,并逐年配置了必要的档案保管保护设备。至2002年止档案馆已经配备了木质档案柜87组,铁质档案柜45套,资料橱、目录橱9个,灭火器6只,电脑1台,安装了电风扇,还有防光窗帘、防虫药片、温湿度检测表等。档案的保管保护条件逐步有了改善。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定南县档案史志局把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来抓。抓住县行政事业单位单位搬入定南县行政经济服务中心大楼办公这一历史机遇,积极争取领导关心重视。2005年10月搬入行政经济服务中心大楼办公,拥有6间办公用房,查阅室一间,档案库房一间,面积170平方米,争取财政专项资金30多万元,添置档案密集架90多立方米,铁质报纸架、目录铁质柜及档案管理专用电脑、复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极大地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
二、加强馆库建设,丰富馆藏结构
建馆初期,馆藏贫乏,门类单一,仅接收有县委、县人委机关档案室移交的文书档案20个全宗2006卷档案。以后通过接收、社会捐赠和社会收集等途径,馆藏量逐年增多,馆藏档案达到106个全宗24914卷,9235件,馆藏资料达到11种6747册。档案门类从单一的文书档案发展到有科技、实物、录音、录像、照片、底图、山林证照等档案;档案的内容也从党政机关文件材料发展到有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朱德二次率红军转战定南的纪实;有构成武视察定南时的题词;有江西湖南广东三省出口松香定南经验交流会文件;有京九铁路定南接轨现场的录音录像照片等。档案馆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县级档案管理的中心。2005年10月,为了解老百姓看红头文件难的问题,筹建现行文件查阅中心,现已开放。
三、充分发挥档案馆功能,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利用档案。为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需要,档案馆对馆藏档案进行了系统加工,做到文有卷,卷有目,编制了案卷目录、专题目录、文号目录、专题卡片、资料分类目录、归档文件目录等检索工具,为查找档案完善了必要的基础条件,档案的利用逐年呈活跃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共接待查档14286人次,提供档案资料31468卷册,复印摘抄原件26579件,出具有效证明14632张,为落实党的政策、编史、修志、排解纠纷、林权改革、移民补助、领导决策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9年10月,依据《档案法》的规定,档案馆向社会开放了首批档案,截止到现在,共向社会开放档案资料6批11940卷册,有力地促进了包括档案事业在内的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各种资料文献。档案馆利用馆藏档案进行了深度加工,编纂了《定南县委、县政府1980年至1998年文件目录汇编》、《定南县1985年集体山林分布》、《定南县档案志》、《定南县档案工作年鉴》、《定南县续志》、《定南县地方史》、还与县广播电台联合开办了《定南历史上的今天》节目。会同县地方志办、县组织史办、县政协、文史办完成了《定南县志》、《定南年鉴》、《定南县组织史》、《定南县知青志》等史料的编辑工作。充分发挥馆藏资料价值,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为“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服务。档案史志局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方式。“世客会”前,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族谱127卷册,专人送到“世客会”筹备组,为“世客会”增光添彩。为县礼亨水库移民提供档案资料,解决了300多户人口的资料证明问题。积极配合省市档案局关于“上海知青在江西”的资料展览活动,共收集整理出各类上海知青图片、文字、音像资料十多件送往档案局展览。国家重点档案起步良好。根据档案局统一部署,2007年对馆藏民国档案进行抢救、修复和标识,我县馆藏民国档案应抢救档案总数539卷,目前抢救档案数量375卷,建立了案卷级数据库,为民国档案的检索、利用和编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体制,机关档案工作稳步推进
机关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也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的状况如何,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治观念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一些制度和规定,为规范全县机关档案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1989年档案工作普查统计,全县建立机关档案室35个,库房39间,兼职档案员139人,室藏档案41887卷。特别是1991年开始在全省开展的档案管理等级认定活动,有力推动了我县的机关档案工作,椐统计,全县有61个单位的机关档案管理达到省三级以上的管理水平,其中有5个单位跨入了省特级先进的行列,机关档案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值得一提的是到现在,全县原13个乡镇(现7个乡镇),档案管理全部达到省三级的管理水平,按“九·五”规划实现了一片红。国税局、房管局机关档案室实现了一级目标管理认证。2007年根据赣档案字[2007]18号文件“四个统一”的要求,深入开展档案登记工作。对全县机关单位进行分片包干,明确责任,对有关单位的登记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增强服务意识,对申报登记单位提出的问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有的还上门开展档案登记,到2008年全面完成档案登记工作。加强对民营企业、各社区的档案管理工作。确立了松源化工公司为企业档案联系点,城南居委会、城西居委会、城北居委会为社区档案联系点,并为提供了技术支持,制定了相关规定。档案工作紧紧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新农村建设点村级档案管理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修建村、金鸡村、竹园村等三个省市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建立了新农村村级档案建设示范点,指导这三个村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开辟了档案工作进新农村,实现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目标。
五、强化档案行政监管,提升档案法制化水平
随着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我县公民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治观念逐步有了较大的提高,有并行地推进了档案法制建设的进程。县档案史志局(档案局)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举办培训班和知识竞赛、档案法制宣传月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档案法》、《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江西省档案登记办法》、等一系列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在2007年我局以《登记办法》颁布实施为契机,与《档案法》颁布二十周年宣传活动相结合,将《档案法》和《江西省档案管理条例》的学习宣传不断推向深入。组织举办了全县档案登记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档案意识,增强档案法治观念,提高档案者对档案登记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从1989年开始到现在,在县法制局、司法局的大力支持和县人大的高度重视下,开展了多次比较全面的档案执法检查,向一些部门提出了限期整改的建议。档案事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被列入全县“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自1998年开始,档案工作列入每年的县政府工作报告。2000年在领导的关注下,档案事业首次写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县领导的重视也带动了其他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很多单位把档案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年度考核。《档案法》作为一部专业法律,列入了全县普法教育计划。全县的档案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六、加大信息化力度,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为了适应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我局已经力争在2008年建设档案专门网站,达到整理、查阅方便、科学,部分档案目录已输入电脑。
七、全面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2003年通过机构改革,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参加省、市、县档案业务培训,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达到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十年来全县档案事业的发展,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县各级档案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档案工作者户负着振兴发展档案事业的光荣使命,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档案工作人员不负重托,团结奋斗,创造辉煌的业绩,把档案事业建设得更加繁荣,为定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更突出的贡献。
我县档案工作30年来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我县档案工作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档案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相比,仍然存在滞后的状况。主要表现在:
1、社会的档案意识仍然比较淡薄,部分单位的领导缺乏应有的档案法治观念,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建设、轻档案,重利用、轻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乏其例。
2、档案馆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档案馆的经费和设备还不能完全适应档案工作的需要。许多应进馆档案还没有及时进馆,造成馆藏档案数量有限、“结构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利用者的实际需求。
3、机关档案管理举步艰难,有的还出现了倒退反弹现象,部份单位的档案整理,与其所负担的工作责任,反差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县档案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勇于正视这些问题,用发展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找准整改措施,保证我县的档案事业和其他社会事业一样同步发展。

   定南县档案史志局
    2008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