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赣州市档案信息网! 无障碍 关怀版 江西省档案信息网 国家档案局
当前位置: 首页>档案文化>编研成果

【档案里的赣州·时光档案】之让... 访问量:


  20世纪80年代,“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赣州地、市干部职工上街清理卫生死角。


  1982年11月3日,赣州市被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爱国卫生先进城市。


 1983年,赣州市召开“全民文明礼貌月”动员大会。

  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倡导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赣州地委、行署认真贯彻党中央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全区精神文明建设。

  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81年2月,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人民团体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发出倡议,提出在全国人民中开展“五讲四美”活动。赣州地委及时动员和部署,作出《关于在全区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决定》。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响应,通过抓发动、定措施、树典型,迅速投入“五讲四美”活动中。抓发动。广泛组织“学雷锋、树新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专题讨论。定措施。结合各自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措施。在学校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在商店开展“文明经商、礼貌待客,方便群众”活动;在医院开展“讲究医德,改进服务态度”活动;在机关开展“争当人民公仆”活动。树典型。共青团赣州地委在五四青年节前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并将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报刊、广播、展览等方式广泛宣传,引发较强的社会反响。之后又将“五讲四美”同“三热爱”活动紧密结合起来。1984年后,赣州地、县(市)相继成立“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办公室,使得这一活动逐步走向经常化。各地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和社会秩序都有了一定好转,文明礼貌程度和思想建设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项活动始于1982年的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1982年2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宣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规定今后每年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当年3月,全区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据统计,活动月期间,全区参加打扫卫生、植树绿化的人数达154万人次;组织学雷锋小组、青年服务队、“为您服务”小组9千余个,动员人数超11万人,做好事19万多件。随着“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不断深入,各地农村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也开展了治理“脏乱差”、创建“五好家庭”、争当“五好社员”等活动;创办了文化中心、青年之家、民兵之家、文化技术学习班等思想文化场所;制定了乡规民约、党群联系户规章制度等。不少地方还开展了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此后,文明单位建设活动由少到多,由点到线,由片到面,不断向纵深发展。至1991年年底,全区共有省级文明单位65个,地级文明单位151个。 

  深入开展理想和纪律教育。1985年初,中央发出“今后不再单独举行文明礼貌月,而要从第一个月开始就要扎扎实实地抓”的指示。地委根据中央精神,要求各单位围绕建设文明单位的目标,将活动一个月一个月安排好。当年3月7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作了“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讲话,强调要加强理想和纪律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地委迅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出《关于在全区广泛深入开展理想和纪律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理想和纪律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的、长期的任务,要把这一教育作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融合渗透到学校教育、职工教育、农村教育、党员教育、“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和各项宣传教育工作中去。5月,地委召开全区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着重研讨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全区进一步开展理想和纪律教育作了部署。此外,地委在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同时,还规定要按职工总数1.5%配备政工干部,为政工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在坚持正面教育的同时,地委还部署了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工作,加大对报刊、营业性舞厅、音响市场的整顿和管理力度。 

  赣州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持续开展,对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起到了积极作用。1989年9月18日,地委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更名为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全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