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林业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木材,由此成为支撑起共和国之初经济建设大厦的一块基石。20 世纪 50 年代,为了促进林业资源开发和森林工业发展,全国修建了数以万计的森林窄轨铁路,形成了一股森铁修建热潮。随着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20世纪90年代起,大部分森铁相继停运、拆除,至今仍具备通车条件的屈指可数,赣南森铁就是其中一处,更是南方现存唯一的森铁,更显弥足珍贵。如今,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兴起,森林小火车又焕然新生重新鸣笛,这个富有年代感的钢铁“活化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勾起了人们脑海深处的记忆。
举全区之力,建首支铁路
50年代末期,为了彻底解决木材运输问题及其他矿产品和农副产品运输任务的需要,赣南区党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举全区之力兴建一条森林铁路,铁路起于赣州市杨梅渡,终于上犹县窑下,即森铁赣犹线。
森铁赣犹线建设于1959年12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同意实施。1960年1月,区党委、行署成立赣南森林铁道修建指挥部,由行署主任宋志霖担任总指挥,办公地点设在唐江镇。指挥部下设行政办公室、人事科、保卫科、供应科、施工技术科、计划财务科以及赣州市、赣县、南康、上犹4个指挥所和隧道、桥涵工程队。为了迅速完成铁路工程任务,指挥部决定采取分段包干的办法,并规定:赣州市负责西河大桥以北到贮木场约2公里路段;赣县负责西河大桥以南到凤岗以西25公里路段;南康县负责凤岗以西到梅水32公里路段;上犹县则负责梅水到园村12公里路段。在指挥部的统筹调度下,工程于1963年完工,铁道铺轨全长77.086公里,全线长85公里,有桥梁47座,涵洞74座,明渠32座,通讯线路63.795公里。沿线建有赣州、蟠龙、凤岗、唐江、龙华、大坑、油石、梅水、园村、窑下等9个站区。

铁轨设计图(赣州市档案馆馆藏)
森铁赣犹线是赣南地区首建的762毫米永久性窄轨森林铁路,也是当时南方地区唯一的一条窄轨森林铁路。区党委、行署明确指出:“赣犹线的修建是有着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85公里的森林铁路线,凝聚着赣南人民勤劳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仅在兵团作战阶段,就涌现出以英雄命名的先进小组353个,先进标兵7259名。
组建管理机构,带动山区经济发展
1962年2月,区党委撤销赣南森林铁路修建指挥部,成立赣南森林铁路管理局(后改为管理处),负责铁路的运输管理。管理处下设22个科室及车务、机务、工务、电务、机修等10个基层单位。运营初期配属有8台哈尔滨林业机械厂制造的C2型28吨蒸汽机车,牵引客、货列车。

1960年,江西车务段之青年站师生留影(赣州市档案馆馆藏)
森林铁路是由机、车、工电、机修、出河、推河等各种不同专业组成的有机配合整体,它具有高度集中、紧密协调的特点。为此,森铁处在管理上特别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运营初期,管理处先后派员前往内蒙牙克石学习,并开展轰轰烈烈的“双革”运动,成果丰硕,人才倍出,涌现出丁善一、付玉栋、缪德金、黎元洲、谢金春等先进代表。随着车务、机务、工务、电务、机修等部门的日益完善,森铁赣犹线逐步建成为一处专业化、正规化的森林铁路。
1964年9月10日,森铁处正式开展客货试运,10月正式营运。铁路沿线乡镇多地处深山,交通闭塞,有些村庄甚至不通公路,他们赶集采购、进城办事都需要乘坐“小火车”。为方便人们的出行,从1966年9月5日起,森铁处将客车双日班改为每日班,并且还可以托运蔗糖、花生、粮食、药材等等农副产品和零担货物。可以想象,当年的森铁沿线是怎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森林铁路的通车,使得全区林业的产能也大幅提升。据档案记载,“小火车 ”从1965年开始,为崇义、上犹和犹江林场年均承运林材达8.05万立方米。
“小铁路”重拾辉煌,助力乡村振兴
八九十年代,政策巨变,森林铁路这一主要服务于国家调配系统的工具被逐渐取代。1997年以后,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森林铁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2004年4月,赣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市财政每年的育林基金中拨出10万元专款用于保护赣犹森林铁路,确保森铁设施和沿线各站房屋土地不被遭受人为的破坏,并对森铁处提出转产为旅游专线的设想。后因种种原因,旅游专列在开行了几年后也没能继续下去。

90年代的森铁凤岗站上的小火车(赣州市档案馆馆藏)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实施,赣南森铁迎来新的发展生机。2014年,赣南森铁“重装亮相”,开通了上犹县梅水乡园村至窑下两个站点。为了延伸旅游产业链,上犹县引进10多家茶企,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将茶叶种植面积扩展至5680亩。并以推动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空气变人气、农民变社民、青山变金山“六大转变”,进一步完善文旅配套设施,建设5678时代记忆馆,改造提升园村火车站,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积极推动茶旅产业资源深度融合。赣南森林小火车自2014年重新运行以来,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这里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来自周边市县的旅游团队以及国内外的蒸汽机车爱好者,慕名前来乘坐小火车和摄影的游客络绎不绝。“小火车”在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