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赣州市档案信息网! 无障碍 关怀版 江西省档案信息网 国家档案局
当前位置: 首页>档案文化>编研成果

【档案里的赣州·时光档案】新中... 访问量:

新中国成立那年的赣南往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赣县人民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抗旱保生产。(资料图片)

  1950年2月17日,赣州地委干部定南工作队合影。(资料图片)

1950年1月26日,宁都县公审匪首黄镇中。(资料图片)

  赣南是一块浸染着无数革命先烈鲜血的红土地。1949年7月至9月,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风卷残云,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在赣南的统治,开创了赣南历史新纪元。在举国上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让我们通过档案文献,盘点新中国成立那年赣南大地发生的那些事。

  人民政权的建立

  1949年7月13日,中共赣州地委会正式成立,在南昌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各县(市)主要干部的配备;二是筹备进入赣南的问题。18日,地委继续开会讨论南下行动问题,决定分两批出发,并成立6个中队:赣州市、上犹、崇义为一中队,兴国、于都、赣县为二中队,信丰、大余、南康为三中队,会昌、寻乌、安远为四中队,宁都、瑞金、石城为五中队,龙南、定南、全南为六中队。在各县城解放的当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即开始办公,张贴布告,安定人心,全面开展接管旧政权的工作。

  人民解放军进入赣州城后,按照中央对新收复的人口5万以上的城市,均应实行一个时期的军事管理制度的指示精神,立即成立赣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统一领导城市的军政工作,负责全面接收和管理城市。接管方针是:旧政权遗留人员照常供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接管步骤是:先城市后农村,先接收后管理。

  之后不久,赣南地区党的组织机构进行了几次调整变动。1949年8月13日,经中共中央授权,华中局批准成立赣南区党委,8月下旬,改称为赣西南区党委,直接领导赣州、吉安、瑞金三个地委(当时瑞金待批);9月13日,瑞金分区改为宁都分区,正式成立中共宁都分区地委会;11月23日,赣州地委会并入赣西南区党委;1951年6月撤销赣西南区党委,成立中共赣州地方委员会;1952年8月,宁都地委会并入赣州地委会。

  老区人民喜迎解放

  1949年7月27日至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8军奉命从南昌附近出发,经吉安向赣南挺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和闽粤赣边纵队的配合下,8月8日首先解放兴国县,8月14日解放赣州市,9月30日解放石城县。至此,赣南全境获得解放。

  1949年8月前后,赣南各地纷纷举行庆祝解放大会,城市集镇、街头巷尾一片狂欢景象。9月1日下午,赣州市各界万余群众在体育场隆重集会,庆祝赣南暨全江西解放。大会主席、赣州市市长夏骏青致开幕词,随即由江西省委副书记杨尚奎同志讲话,赣州分区行署专员罗孟文讲话,赣州市委书记袁功庭,工人代表、学生代表相继在会上讲了话,会上通过了向毛主席、朱德总司令暨中原局首长致敬电。会后,还举行了万人火炬游行。

  为了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江西省人民政府决定,自10月1日起至10月3日止,各机关、学校放假3天,并举行会餐。会餐费每人猪肉1斤、白酒1斤,或大米3.5斤。并希望各机关、部队、学校、工厂、团体、市民悬灯结彩,热烈庆祝。老革命根据地瑞金、兴国、于都、宁都、石城等县人民激动地流着热泪说:“革命终于成功了!亲人、战士们的血总算没有白流!”从9月29日起,赣州市各街道路口张灯结彩,并组织9辆宣传车来回宣传。各机关、学校、工厂组成的表演队纷纷出动,庆祝氛围热烈浓厚。10月2日下午6时,赣州专区和赣州市各界3万余人在市体育场隆重集会。以无比的热情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和拥护国际和平斗争日。集会上,人们兴奋激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庆祝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和口号声中结束。之后连续举行各种座谈、游行宣传,每条街道都被人群挤满,人们尽情地欢度这一伟大的节日。

  整治社会秩序

  赣南解放之初,匪情十分严重。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大小股匪57股,共1.16万人。潜伏下来的大批特务趁人民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在各地组织土匪武装大肆骚扰和破坏,使得社会秩序动荡混乱。清扫国民党残余势力,涤荡旧社会污泥浊水,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成为摆在赣南军民面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1949年11月15日,赣西南剿匪指挥部发出剿匪指示,采取“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方针,贯彻“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并与群众工作相结合,进行大规模的剿匪行动。至1950年9月,赣南境内土匪仅剩14股200余人,并在剿匪的同时开展了反霸斗争。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召开群众大会,揭发、控诉、批斗恶霸地主、土豪劣绅的罪行。对那些罪大恶极、血债累累的恶霸进行控诉,并根据他们所犯罪行和群众的要求,进行了公审,关押了一批,枪决了一批。如1950年1月26日,宁都分区行署在县城体育场召开公审大会,罪大恶极血债累累的叛徒黄镇中被判死刑。此举不仅顺应了民心,还为根绝匪患、巩固人民政权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人民政府严厉整治吸毒贩毒、卖淫嫖娼和聚众赌博等丑恶现象。从1950年3月开始,区党委、行署依靠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查烟禁毒运动,取缔烟馆、封闭妓院、严禁赌博、禁止发放高利贷、改良社会风气。还建立收容所,成功将吸毒者、妓女、赌客、游民、乞丐等教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恢复与发展生产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赣南,百废待兴,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生产落后,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条件差,物资匮乏,人民生活困难。区党委、行署领导赣南人民,通过采取统一财经制度和金融、平抑物价、减租退押、整顿教育事业、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宣传引导、赈济灾民、安抚民生等措施,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在农村,召开农代会,建立农民协会,通过发放农贷、收购农副土特产品、组织城乡物资交流,发动群众开河道、建水库等办法,促进和恢复农业生产。1950年,区党委、行署积极贯彻农业生产政策、采取一系列生产救灾的措施,领导群众减灾抗旱,战胜自然灾害,渡过难关。随后又进行土地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在工矿企业,区党委、行署一方面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开展工业战线的复工复产工作,将大批生产、生活物资运进矿山,开办民工福利事业,稳定民工队伍,鼓励民窿恢复钨业生产;另一方面对公营工厂企业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建立相适应的生产管理制度与责任制度等,为企业不断提高生产力创造积极条件。

  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赣南经济迅速恢复元气。同时,生产救灾的成功实践,为后来在农业生产建设中抵御自然灾害,开展抗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喜庆第一个国庆节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议》指出,自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1950年10月1日,赣南人民迎来首个国庆节。这一天,区党委书记杨尚奎、行署主任黄先等人为庆祝第一个国庆节题词;赣西南军区政治部举办战绩展览;各级机关单位、人民团体纷纷召开座谈会。这一天,赣州市内通衢要道锣鼓喧天、歌声嘹亮、国旗招展。

  当天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8军举行了阅兵仪式。下午5时,赣州专区和赣州市各界人民代表3万人齐聚一堂,在市体育馆举行盛大的首届国庆节庆祝大会,大会通电向毛主席致敬。晚上,赣州专区和赣州市的机关、单位、工厂、学校、居民和驻市部队先后涌上街头,列队游行,狂欢庆祝。人们手中的火炬将整个城市的夜空映得一片透亮,欢呼声、锣鼓声,直至午夜不息。

  欢庆国庆节不仅是为了庆祝新中国的诞生,也是为了展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在这一天,人民回顾过去的奋斗历程,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今天,我们追溯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励赣南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赣州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