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赣州市档案信息网! 无障碍 关怀版 江西省档案信息网 国家档案局
当前位置: 首页>档案文化>编研成果

【档案里的赣州·时光档案】馆藏... 访问量:

赣州,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中央苏区的烽火岁月到新时代的奋进征程,赣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重要实践地。赣州市档案馆丰富的馆藏,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记录了赣州作风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卓越成就。这些珍贵的档案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宝贵财富。今天,让我们走进赣州市档案馆,翻开这些珍贵的历史篇章,一同回顾赣州作风建设的壮丽征程。
    

一、中央苏区时期:优良作风的孕育与传承



《红色中华》“二苏大”特刊中《把光荣的奖旗授给兴国瑞金西岗》的报道,生动展现了中央苏维埃政府对模范地区的表彰场景,体现了苏区在作风建设上的显著成效。




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高度赞扬了兴国县的工作成绩,称赞“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并亲笔题写“模范兴国”四个大字,授予兴国县。




谢名仁,用冲锋的精神创造第一等的工作。他带领兴国县干部群众,创造中央苏区“第一等的工作”,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担当与使命。


赣州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苏区干部以“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优良作风,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这一时期,苏维埃政府通过建立人民民主选举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反腐倡廉制度等,形成了健康的政治意识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成就亮点


1. 干群关系密切

苏区干部扎根基层,心系群众,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与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他们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忙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为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廉洁奉公

苏区干部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中央审计委员会曾称赞苏维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体现了苏区干部的廉洁精神。例如,许多领导干部带头不要公家发伙食费,自己从家中背米到机关办公。

3. 模范引领

通过评选模范干部,树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典型,激励更多干部积极工作,形成良好的政治风气。这种优良作风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时代赣州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



(图一)



(图二)



(图三)


1958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登载《要当群众先生,先当群众学生-江西赣县干部轮流下放争取成为公社“五好”社员》的报道(图一),引起了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高度关注,为此他作出相关批示(图二)。不久,该文章以及赣县县委副书记刘品经写的“一个新社员日记”被江西省第五届代表大会印成会议材料。(图三)




1963年3月13日,赣南区党委发布通知,响应毛主席号召,广泛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活动。此后,雷锋精神激励着人们无私奉献、助人为乐。




新中国成立初期,赣州地区干部群众携手治理水土流失,生动诠释了拼搏奋进、一心为民的动人场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赣州继承和弘扬苏区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紧密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任务与要求,着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踊跃投身于经济恢复、社会改造等各项事业之中,展现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为赣州的新生政权巩固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实奠定了基础。   


成就亮点


  1、廉洁奉公与反腐败斗争的显著成效

赣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深入开展“三反”“五反”运动,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纯洁了干部队伍,树立了廉洁奉公的良好风气。通过这些运动,赣州地区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

2、思想教育与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推进

赣州通过多次整风运动和思想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升了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同时,赣州还通过完善监督机制,确保作风建设常态化,为干部廉洁自律提供了制度保障。

3、艰苦奋斗与社会新风的广泛树立

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中,赣州的党员干部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带领群众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赣州通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逐步消除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树立了文明、节俭、健康的社会新风尚,激励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三、改革开放时期:作风建设的创新发展



1981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登载《筠门岭公社实行责任制后出现新气象—党员坚持“十带头”群众对党更亲近》的报道。




上世纪90年代钨钼材料厂党支部:引领改革,凝聚力量,助力国企发展。




2012年,赣州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文件。文件提出了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服务意识等措施,旨在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提升行政效能,为赣州发展提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赣州的作风建设不断创新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要求。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赣州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成就亮点


   1、经济快速发展

赣州抓住改革开放机遇,经济总量快速增长。1978年,赣州市GDP仅为11.59亿元,到2010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这一时期,赣州通过推动项目建设和优化投资环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社会和谐稳定

赣州在这一时期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模式,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和城市改革,逐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例如,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开展企业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后续的社会治理创新奠定了基础。

3、文化繁荣发展

赣州注重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改革开放后,赣州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和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同时,赣州积极探索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

4、作风建设创新发展

赣州在这一时期大力倡导优良作风,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作风建设。例如,赣州在2012年前后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等文件,推动“效能革命”,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四、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作风新气象



中共赣州市委关于进一步激励放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旨在通过正向激励等措施,激发干部积极性,推动赣州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10日,《赣南日报》刊发《坚定执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为赣州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示范区提供坚强保障—中共赣州市第五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市第六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市始终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2年以来,赣州市以勤廉单位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勤廉建设,助力赣州高质量发展。图为各地组织退役老兵为学生讲述红色故事、勤廉故事,将勤廉因子和爱国情怀厚植学生内心。这种活动不仅传承了赣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还通过生动的勤廉故事,让廉洁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把党的作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通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


    成就亮点


    1、政治生态优化:通过高质量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赣州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2、廉洁文化建设:通过打造廉政文化品牌,如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馆、连续十三年开展“廉洁文化月”活动等,赣州营造了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
   3、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全面彻底肃清有关案件的余毒和恶劣影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4、营商环境优化:通过强化政治监督,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省委巡视等反馈问题整改,赣州打响了“干就赣好”营商环境品牌。
    5、基层减负成效明显:通过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赣州基层减负成效显著,干部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


的作风建设在不同历史阶段展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成就,从苏区时期的优良作风传承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赣州始终以优良作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