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赣州市档案信息网! 无障碍 关怀版 江西省档案信息网 国家档案局
当前位置: 首页>档案文化>编研成果

【档案里的赣州·时光档案】赣湘... 访问量:

何为“百县林”?赣州市档案馆馆藏的一份60多年前的档案为我们揭开了“赣湘闽粤四省百县林”背后的故事。这片树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青年一代传承革命精神的象征。


1958年,国家对青年力量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青团被赋予了动员广大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1958年3月15日至23日,团中央在江西瑞金召开了“共青团工作观摩学习会议”。会议由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主持,来自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四省交界地区的100个团县委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总结和交流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作经验,探讨如何更好地动员青年投身国家建设,并通过了《赣湘闽粤100个县共青团工作观摩学习会议联合公报》。



赣湘闽粤100个县共青团工作观摩学习会议文件汇集


会议期间,胡耀邦作了题为《只有思想大解放,工作才能大活跃》的重要讲话。他首先肯定了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由于思想往往落后于实际,许多工作仍有提升空间。他分析了团干部中存在的四种顾虑:一是担心群众是否能发动起来;二是担心是否符合上级指示;三是担心是否会影响中心工作;四是担心自身缺乏经验。胡耀邦强调,共青团干部要消除这些顾虑,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指示,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开展工作。


胡耀邦的讲话风格鲜明,既有对青年工作的热情,又有对革命精神的深刻理解。他提出“两付革命正气”“两类斗争知识”和“两套工作办法”的要求,体现了他对青年工作的系统思考。他指出,团干部要有革命的志气和勇气,敢于放手发动群众;要掌握生产斗争知识和政治工作经验,通过“五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和下放锻炼等方式,深入了解生产实际。他还强调了“蹲点”与“跑圈”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以及“抓典型、推经验”的工作策略。这些方法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也为后来的青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此外,胡耀邦针对农村团的工作提出了八项具体任务,包括推动农业基本建设、开展高额丰产试验、完成绿化工作、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扫除青年文盲、做好勤工俭学、改进少先队工作和推广普通话。这些任务为共青团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他对青年工作的细致入微和全面布局。

在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中,胡耀邦提出了一个特别的倡议:在瑞金种植一片树林,以此纪念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青春岁月。与会代表一致决定在沙洲坝观音岭植树造林,共植各地珍稀树种和瑞金本地树种数千株,林地面积达50亩。胡耀邦提议将这片林地命名为“赣湘闽粤四省百县林”,象征着来自四省百县的青年们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片树林不仅是对共青团工作的总结与交流,更是对青年一代的深刻动员。它象征着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同时,“赣湘闽粤四省百县林”的种植也与当时全国范围内的植树造林运动紧密相连。1958年2月,团中央发出《关于动员青少年开展大规模造林运动的指示》,要求各地团组织大力组织青少年开展造林活动。这一运动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培养了青年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劳动观念。


从1958年的共青团会议到茁壮成长的“百县林”,这片树林始终承载着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它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纪念,更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激励。如今,“百县林”已成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这片树林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青年一代的传承与发展。正如胡耀邦同志在植树现场所说,这片树林寄托了对青年的期望,希望他们继承先辈的遗志,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百县林”,它依然在诉说着那段红色历史,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