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赣州市档案信息网! 无障碍 关怀版 江西省档案信息网 国家档案局
当前位置: 首页>档案文化>编研成果

【档案里的赣州·时光档案】档案... 访问量:

赣州市档案馆珍藏着1954年瑞金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等革命遗迹重建情况报告,这份档案记录了赣南人民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在废墟中重建红军烈士纪念塔。


赣市档案馆馆藏:瑞金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等革命遗迹重建情况报告


1934年,红军主力离开后,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人民展开了残酷迫害。他们纠集豪绅地主、流氓恶棍,组织“还乡团”“铲共团”等反动组织,对苏区人民进行疯狂报复,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宁可错杀一千,不能错放一个”的反动口号下,许多地方成了“血洗村”“无人村”,尸骨遍野,血流成河。据不完全统计,仅瑞金一地就有1.8万人被屠杀。


国民党反动派在占领瑞金后,还对苏区的革命遗迹进行了疯狂破坏。瑞金叶坪红军烈士塔,这座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精神与希望的纪念性建筑,也未能幸免。它被国民党反动派拆毁,成为一片废墟,曾经的雄伟与庄严被无情摧毁,只留下残垣断壁。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饱受战争苦难的赣南人民终于迎来了新生。1953年,在区党委的重视领导下,组建了瑞金革命纪念馆筹备处。瑞金革命纪念馆筹备处的工作人员怀着对先烈的敬仰,报请中央文化部批准,决定在原址上按原貌重建红军烈士塔。这一决定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得到了苏区人民的热烈响应。


为了尽可能还原纪念塔的原貌,瑞金革命纪念馆筹备处组织了专业团队,负责重建的具体实施。工作人员们开始了艰难而细致的工作。首先,他们在遗址上进行了仔细的挖掘和清理,寻找残留的建筑碎片。并走访了当年参与建造纪念塔的老人和知情者,收集了大量关于纪念塔的设计理念、建造工艺、材料使用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一个感人的故事被解密。当年纪念塔被拆毁时,叶坪村的欧阳大娘冒着生命危险,从废墟中找到唯一完整的“烈”字石板,并将其珍藏。新中国成立后,欧阳大娘得知要重建红军烈士塔,毫不犹豫地将这块石板捐献给瑞金革命纪念馆筹备处。这块“烈”字石板成为重建工作的关键。修复人员以它为蓝本,按照原字体的风格,重新雕刻了其他六个字。


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原貌重建。纪念塔主体结构是一颗竖立的炮弹,底座呈五角形,塔高 13 米,塔身布满小石块,象征无数革命烈士的英灵。塔座四周镶嵌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的题词。修复团队通过手工打磨和雕刻,力求还原每一个细节,精心挑选石材,按照原塔工艺加工,每一块石料都经反复打磨。


在重建过程中,赣南人民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纷纷献计献策,有的提供当年建造纪念塔时的工具,有的帮忙搬运石料,有的为工作人员送来食物和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重建红军烈士塔贡献力量。


1955年底,瑞金叶坪红军烈士塔终于重建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当纪念塔再次矗立在瑞金叶坪的土地上时,人们的心情无比激动。红军烈士纪念塔宛如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激励着后人在新时代继续砥砺前行。它不仅成为红都瑞金的重要标志,更成为后人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清明,是中华民族缅怀先辈、祭奠英烈的传统节日。翻开赣州市档案馆珍藏的这份档案,瑞金叶坪红军烈士塔的重建历程跃然纸上。它见证了赣南人民对先烈的敬意,诉说着一段鲜活的历史。